14系列的發布,讓很多黃牛等著發財。9月16日正式發布,上午成交溢價幾千元左右,晚上基本回到官網價。此后,市場進一步恢復平靜,甚至出現“斷發”,而當時還沒有完成提價機出貨的黃牛直接面臨虧損。9月18日,“黃牛抱怨說,14日100元出局”沖上熱搜。專家指出,對市場環境反應遲緩被iphone14“收割”的黃牛,供應鏈的冷漠和無知是黃牛吃虧的主要原因。
黃牛黨“翻車”
記者走訪王府井蘋果專賣店發現,14、14 Pro系列依然缺貨,而到店取貨的消費者大部分此前已經在官網進行了預訂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目前尚不清楚店內是否可以購買新品,但可以通過官網和淘寶、京東等在線預訂,到貨時間在60天左右。當被問及黃牛等相關問題時,工作人員表示,他們從黃牛那里購買了特殊產品。不必要。
消費者沉女士在蘋果官網上訂購了這款新手機。雖然還沒有接到通知去店里取貨,但沉女士告訴記者,她并不著急,也不會去黃牛那里買。沉女士表示,目前她還在使用 2018 XS Max。更換14確實是因為電池老化、內存不足等問題需要更換。不是趕不上這個趨勢,所以交貨時間長對她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。
消費者張先生也是蘋果手機的老用戶。他最近在京東訂購了14 Pro max,但他還在用7。張先生說,他幾乎每年都會將手機從原來的蘋果換成7。但是,從那以后,我沒有跟隨蘋果的腳步。這次換手機是因為 iOS 16 無法用 7 更新,面臨著落伍被“拋棄”的境地。至于長時間不更換新機的原因,張先生表示,蘋果這幾年沒有推出任何東西。驚艷的設計,尤其是越來越大的屏幕,在一定程度上似乎顯示出想象力的匱乏。
有市場觀點認為,14在發布之初就被市場詬病缺乏創新,更像是對14 Pro系列的“奔跑”。繁榮還很遙遠??。
例如,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,14 和 14 Plus 的預購結果“很糟糕”,這表明蘋果對這兩種新標準機型的定位可能已經失敗。對于14 Pro和14 Pro Max,與13 Pro和13 Pro Max相比,預購結果呈現出“中性”和“良好”的趨勢。如果發布后需求沒有變化,蘋果可能會在幾周內減少 14 和 14。Plus 型號在 11 月及以后發貨。
供應鏈“堵漏”
在資深經濟產業觀察員梁振鵬看來,預計黃牛們這次迷失了方向,從消費和生產兩端進行分析。
梁振鵬認為,從消費角度來看,目前消費者換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,換手機的意愿也在下降。各個陣營都面臨著創新不足的問題。雖然“微創新”層出不窮,帶動手機出貨量和銷量環比增長,但讓大多數消費者大手大腳是奢望。
專家表示,從蘋果的產量來看,蘋果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和良好的口碑,而所謂的饑餓營銷本質上是炒作,而不是一種良性、可持續的營銷方式。批量公司不屑一顧。不可否認,確實有一些品牌的忠實用戶想要盡快購買新機,也有網絡KOL為了商業展示而搶購新品,但這些群體畢竟屬于小眾,而且這樣的特殊需求很難滿足,但成熟的企業具備良好的供應鏈管理和庫存調度能力,不怕缺貨,普通消費者也不需要搶購。
獨立國際戰略研究員陳嘉專注于產能。他說,蘋果的供應鏈中涉及到很多中國企業,尤其是屏幕主板。長江存儲、京東方等中國企業已進入供應鏈名單。此外被iphone14“收割”的黃牛,14整個系列在設計和制造方面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更高,尤其是揚聲器、電池等配件?!凹又菰O計中國制造”已成為其突出標簽,中國市場供應中斷和短缺的風險非常低。
專家指出,黃牛的囤積行為更多地體現了對宏觀產業鏈的冷漠和無知,倒賣賺取差價的行為只能承受后果。品牌聲譽損失的風險。
關注同花順() 獲取更多機會